1970年代唱盤制作技藝由量變而質變,志得意滿的日本廠家遂逐漸萌起打造“至尊旗艦”的野心,在精銳盡出的激烈競爭下,狂飆而出的超級精品在半世紀后的今天,許多曠古未有的周密設計仍然是獨一無二的領先者。比如Nakamichi Dragon CT(計算機轉盤之意)的可修正中心軸、Denon動力反饋避震、Kenwood L-07早在30年前就設計磁浮盤等等,而其中最大的潮流則是直驅唱盤。那個年代日本廠家的扛鼎之作洋洋灑灑不下近百部,像Sony 2251與PS 8750、Denon DN308、Exclusive P3與P-10、Onkyo PX-100、Micro DDX-1500與DD-10、Sansui XR-Q7、Kenwood L-07D、Nakamichi TX-100、Diatone DP-EC3、Luxman PD-284、Victor JL-T77、Marantz TT300、Pioneer PL-7、Kyocera PL-910、YAMAHA GT-2000X等等。說實話,今日當紅的一些歐美名盤,與之相比下簡直如玩具一般。
SL-1000R則是附帶底座與唱臂的完整版
有這么多直驅名盤,但老燒不是都說直驅盤聲音差?事實果真是如此嗎?英國音響雜志《Hi-Fi World》最早翻案平反,對直驅盤的評價180度翻轉。以Trio品牌在英國銷售的Kenwood L-07D,現在被識貨的行家搶到有行無市,成為有錢也買不到的珍品,用家就和擁有古董跑車一般,成為品味和本事的印記。印象中首先提出皮帶盤勝過直驅盤的論斷,該是美國發(fā)燒天書TAS那班人馬,他們把標靶全針對直驅盤的小幺Technics SP-10,因為其他怪獸級的Denon DN系列/Sony PS系列/Micro DDX系列從未出口過,如果挑戰(zhàn)日本其他的旗艦菁英,結果可能會改寫。要知道TAS主編 HP最推崇的Goldmund Reference是直驅盤;專業(yè)界奉為神品的EMT 950是直驅盤;特異功能無所不備的Nakamichi TX-1000也是直驅盤啊!
SE-R1后級,輸出功率150瓦/8歐姆,300瓦/4歐姆,重54公斤
成立于1987年的美國VPI,以家族式經營,是美國最高端唱盤制造商,旗下產品盤均具機械重量感,而且都是皮帶驅動結構。但幾年前VPI推出首個直驅唱盤Classic Direct,用了最新直驅盤技術,加上重型盤的制作經驗,刷新了直驅盤的聲音特性,售價高達三萬多美元。VPI成立40周年再推出HW-40直驅唱盤作為紀念,其實就是Classic Direct改良版,采用BLDC直驅馬達、12公斤大型轉盤、倒置軸承、底座及臂座為鋁合金制造,預置全新設計唱臂,起動/停止只需1秒,用2500個脈沖監(jiān)控轉速。HW-40全球只供應四百部,售價二萬美元,連VPI這樣的黑膠專家都改弦易張,你還能說直驅唱盤聲音不好?
上世紀50年代的皮帶動唱盤采用交流同步馬達,轉速會受電源頻率及電壓變動影響;70年代黑膠盤開始改用直流馬達,由電子伺服穩(wěn)壓電路控制,轉速不受市電變動影響,惟皮帶仍會隨使用時間而拉長,影響轉速不穩(wěn)。所以后來發(fā)明了直驅式唱盤,直驅盤就是為改良皮帶盤而誕生的。
直驅唱盤有哪些優(yōu)點?
7.9公斤重的轉盤由鎢和黃銅、鑄鋁等材料合成,馬達底座由10mm厚的鋅壓鑄件制成
⑴直驅盤就是馬達直接驅動轉盤,不像皮帶盤是透過滑輪與皮帶間接驅動轉盤,因皮帶的側向拉力會將轉盤拉往一邊,導致轉盤轉動時軸承偏軸而引起晃動,也就是說,直驅盤的震動可能還比較小。但直驅盤是否會將馬達震動傳導到轉盤與唱針?事實上,轉速只有33轉的直驅馬達,震動比轉速高達300或600轉的皮帶驅動馬達低了許多,現代的無刷馬達共振甚至可以低至0.5Hz,這是一般皮帶驅動馬達難以企及的。如果直驅馬達、穩(wěn)壓線路與轉盤慣性質量搭配得當,直驅盤的馬達震動甚至可以完全忽略。
雖然無芯馬達是由SL-1200G為基礎所開發(fā),但SL-1000R又做了許多改良
⑵直驅馬達不但啟動快速,而且轉速偵測與伺服技術在不斷改良之后,已經可以將轉速控制在極精確而穩(wěn)定的程度。那種說轉就轉動,說停就停,一秒就達到穩(wěn)定轉速的靈敏反應,使用方便令人難忘。不像某些重型的皮帶盤要等好一會兒才能從靜止轉到正確轉速,要停下來也特別久。
SL-1000R直驅唱盤的轉盤與馬達為一個整體,轉盤的主軸就是馬達主軸
⑶皮帶每個部份的張力其實并不平均,因此旋轉時張力不斷變動,也會引起震動,反觀直驅盤沒有皮帶,自然無此問題。皮帶還會間接損耗馬達扭力,在轉速的控制與穩(wěn)定度上,沒有直驅馬達來的精確與直接。另外,皮帶容易變質老化,張力難以掌握,而且對于唱針拖動阻力的對抗能力也有限,這些都是造成轉速不穩(wěn)的變量。一些廠商將橡膠皮帶換為類似釣魚線或磁帶的材料,雖然較能控制張力,但是利用皮帶阻尼隔離馬達共振的目的卻又因此喪失。
⑷70年代日本Technics做過深入研究,發(fā)現影響唱盤表現的最大因素,其實是轉動軸承的噪音,結構越復雜噪音越大,聲音越差。理論上,直驅唱盤才是轉動軸承數量最少(馬達與轉盤軸承合一)、設計最為簡潔、聲音最好的做法。
那為何皮帶驅動唱盤反而成為Hi-End主流呢?答案是研發(fā)制造高精密直驅馬達必須投入龐大資金,產品銷售量必須夠大才能攤平成本,一般音響小廠根本無能為力,只有規(guī)模夠大的日本公司才有這個實力。當年這些音響大廠聚集了最優(yōu)秀的工程師進行研發(fā),不計成本打造旗艦直驅唱盤,不但直驅技術各有巧妙不同,而且滿載了令人驚奇的設計創(chuàng)意。一時之間不論專業(yè)或家用領域,都被日本直驅唱盤攻占,造就了日本Hi-End音響的黃金年代。
直驅唱盤的轉盤與馬達為一個整體,轉盤的主軸就是馬達主軸,馬達內布置線圈與磁石,以圓周排列,線圈產生磁力推動轉盤,轉速由石英相鎖伺服電路控制,是非常完美的設計。但便宜的直驅盤實際聆聽又非完美,因轉速與線圈排列密度有關,線圈或磁石間有空位,每轉一圈會產生轉、停、轉、停等動作。理論上轉盤會產生飛輪效應,但當時的轉盤只有1公斤多,重量太輕難以儲能,所以轉盤仍會左飄右移。而轉盤內有線圈及磁石,對唱頭聲音也會造成影響。CD出現之后,日本廠家全部轉而投入數字領域,直驅唱盤的發(fā)展戛然而止。進入90年代,直驅唱盤因起動快獲打碟DJ厚愛,家用市場就逐漸失勢,技術門檻較低的皮帶盤反而取而代之成為主流。
唱盤底座總共由五種材料組成,避免任何可能的諧震
提到日本直驅唱盤,第一個要介紹的絕對是Technics SP-10。Technics是日本研究直驅唱盤的先驅,1969年推出了史上第一款直驅盤SP-10(帶底座和唱臂的型號叫SL-1000),后來一直進化到第三代,以啟動快速、精確穩(wěn)定、可靠耐用的直驅技術,一舉取代德國EMT,成為整個80年代廣播電臺的標準配備,堪稱日本直驅盤的祖師爺。松下工程師小幡修一(Shuichi Obata)領導的團隊發(fā)現,皮帶驅動唱盤的皮帶易磨損且不適合轉盤逆向旋轉,而惰輪驅動也會因橡膠壓輪長時間運行產生過熱及磨損,所以他改用馬達直接驅動轉盤,這是一個重大進步。
第一代SP-10推出時控制轉速的技術還不成熟,是以轉速計偵測轉速變動,再與電子參考訊號比對進行調整,轉速實際上依然不夠穩(wěn)定,聽感敏銳的人可以聽得異。后來SP-10加上了厚重的實木底座與唱臂,型號改為SL-1000,當時也以National品牌銷售。(SL-1000,一直是以Technics商標發(fā)行的)
1975年SP-10 MK2上市,技術大幅躍進,改采PLL相位鎖定回路與石英時鐘精確控制轉速,誤差大幅降低至±0.002%,等于時間誤差低至±0.0036秒,人耳已經無法察覺。SP-10 MK2復雜到嚇人的轉速穩(wěn)壓與伺服線路,一共使用了108個晶體管、14個IC芯片、32個二極管,為了減少馬達震動Technics可說無所不用其極。SP-10第二代采電源分離設計,馬達扭力6 kg/cm,瞬間慣性高達380公斤,從起動到穩(wěn)定33轉只需0.25秒,而且耐用無比,經得起專業(yè)電臺每天24小時持續(xù)播放。全盛時期各國廣播電臺中都能看到它在服役,打破日本頂級直驅盤局限于本國銷售的狀況,甚至迫使德國頂尖專業(yè)唱盤品牌EMT推出950直驅唱盤應戰(zhàn),SP-10 MKIIP專業(yè)版也替代了英國老牌黑膠唱機Garrard 301與401,成為英國BBC廣播公司標準唱盤。Technics專用底座由黑曜石制作,這是一種火山結晶玻璃,質感滿分,不過有評論認為不利于聲音表現。
不帶底座與唱臂的型號稱為SP-10R
1983年SP-10 MK3推出,被黑膠玩家視為完美的終極型號,可惜CD時代已經來臨,大部分發(fā)燒友都無意繼續(xù)追逐更高檔的黑膠唱盤,以致于銷售并不成功。第三代的轉盤由黃銅內圈與鋁合金外框構成,利用復合式結構打散共振噪音,重量達10公斤。MK3的最大特點之一,是轉速可以精密微調,調幅為0.1%一級,進行±9 %的調整,這讓SP-10 MK3可以準確重播各種規(guī)格的唱片,即使早期蟲膠唱片也難不倒它。SP-10 MK3在日本以外很少見到,1987年停產后更是一機難覓,二手市場最高要價一萬美元,不過新旗艦Technics SL-1000R推出后,二手價已回落至六千美元左右。
2016年慶祝Technics成立50周年日,SL-1200G唱盤領頭再開啟新篇章;而2020年慶祝Technics成立55周年,該公司又發(fā)布了限量版SL-1210GAE唱盤(發(fā)售1210部),于此同時,旗艦SP-10R也榮耀歸來,裝有唱臂與底座的型號稱為SL-1000R。SL-1000R轉盤可以說是融合了Technics幾十年來心得和技術所打造出的一款超級直驅唱盤。SP-10R雖然比SL-1000R便宜了80萬日圓,但它只有轉盤本體,不含底座與唱臂,用家必須另外為它設計底座、唱臂座,以及找一支合適的唱臂。國外有家Artisan Fidelity就專門為SP-10R打造木質底座,似乎在音質、共振、視覺效果上取得不錯的平衡感。過去不少SP-10的愛用者,都以Technics自家的EPA-100 (或EPA-500)為標準配備,這支70年代設計的唱臂雖然名氣不算很大,亦不失為經典作品,某些評論說其聲音特性、整體性能甚至可以媲美高價的Triplanar。除了9英寸的短臂不太合適,其實SP-10不怎么挑唱臂,Ikeda IT-407、Jelco SA-750L、SME 3012R、Triplanar U-12或混有日系血統的唱臂(如Ortofon)等都可以有良好表現。
S型唱臂有VTA的鎖定功能,非常好用
我們試聽的SL-1000R包含完整底座、唱臂座與唱臂,困難的搭配部分Technics都幫我們解決了,用家只需安裝好唱頭就能快樂的享受音樂。英國《What-HiFi》說,Technics為SL-1000R 搭配的靜態(tài)平衡S型唱臂,除了沒有附唱頭蓋外,其余找不到缺點!經過數十年的演進,SL-1000R的設計依舊堅持簡單好用,需要用家調整的地方不多,必要的轉速控制、針壓、抗滑,以及關鍵的VTA調整一應俱全,而且都有精密刻度。值得點贊的是SL-1000R有VTA鎖定功能。VTA是唱臂底座的高度調整,在理想的狀況下,唱臂放下接觸黑膠時,唱臂與黑膠盤面要保持水平。如果VTA太高,唱臂的屁股就會翹起來,這樣高頻會變多低頻變少;相反的VTA太低,低頻增加高頻減少,這兩種狀況都不是最理想的。由于唱片從早期的120克,歷經100克的特殊時期,到現在普遍流行的180克重盤,不同厚度致使唱臂VTA的高度需要調整。把VTA鎖定,只要播放的條件(溫度、濕度、唱片厚度)改變不是很大,調整一次即能長期使用,我傻瓜,它聰明就可以了!
唱臂只需調整針壓、抗滑與VTA,英國媒體說這只唱臂幾乎沒有缺點
不同設計者對直臂、S臂與J型臂各有喜好,有人認為J型臂的循軌誤差角度最小,而Technics設計的S型唱臂有效長度(從音臂旋轉軸到針尖的距離)為254mm(10英寸),從參數來看效果也應該是杠杠的。S型唱臂的誕生是為了讓唱針和唱片的溝,不管在內圈還是外圈,都可以用最好的角度摩擦。太長的S型唱臂拉到中心!唱臂長度會超過轉盤軸心,這時靠近內圈的向心加速度會越大,造成滑針Skatting,這是S唱臂的副作用,所以有需要Anti-Skating抗滑裝置。如果你覺得這只原本用在SL-1200GAE(1210GAE)限量版上的鎂管唱臂樂趣不夠(鎂管重量輕、阻尼特性高),原廠提供十種唱臂底座供選配,可另外安裝SME或0rtofon的唱臂(最多可安裝三只)。不過Technics說原廠設計的唱臂軸承、唱盤軸承、唱針位置有精密關系,既能最小化振動,又能最大化唱臂性能。加上技藝高超的日本工匠對唱臂進行所有組裝和調整,實現很高的靈敏度與精準度,一般使用綽綽有余了。
外置的調速器可以每0.1%為一級調整,精密程度無出其右
SL-1000R除了轉盤+外置調速器,還包括一個由厚鋁板+BMC制成的底座 (也可以安裝舊的SP-10),整部SL-1000R重達40公斤,單是黃銅轉盤就重7.9公斤,比SL-1200G的3.6公斤重了不只一倍,可見旗艦型號的真材實料。轉盤為三層結構,包括10mm厚的黃銅,鋁壓鑄和高阻尼橡膠,實現了高剛性和減振特性。另外將十二個具有非常大比重的鎢與純金一起嵌入最上面的黃銅最外部。鎢的密度與鈾與金相當,比鉛的密度還高1.7倍,有非常高的比重,非常穩(wěn)定的物理性但難以加工。松下利用多年來為燈泡和熒光燈開發(fā)和生產的技術精確加工,把鎢材料與黃銅緊密結合,最后讓重量級轉盤實現了約1噸·cm2的慣性質量。
Technics為SL-1000R設計的唱臂座非常復雜
SL-1000R的底座采用雙層結構,由BMC(團狀模塑料)和30mm厚的鋁板組成。唱盤部分則由BMC、鋁壓鑄和25mm厚的鋁頂板組成的三層結構。BMC是由玻璃纖維、不飽和聚酯樹脂、礦物等混合成的材料,在戶外暴曬10年后其強度仍保持在60%以上,說明這部唱盤準備給你用一輩子的。不同材料的五層結構組成了整個系統,確保SL-1000R有足夠的剛性與質量。腳座的內部是殊硅橡膠αGEL(日本三菱公司的專利材料),使用微孔聚合物制成的圓柱形管進行加固以吸收水平方向振動,厚重的鋅壓鑄外殼則用于隔絕外部振動。為了讓轉盤水平固定,每一個腳座都配有螺旋式水平調節(jié)機構,非常巧妙的設計。
我把整部直驅唱盤的核心放在最后介紹。SL-1000R的馬達是基于為2016年推出的SL-1200G所開發(fā)的無芯馬達,但又進行了許多改進,要知道旗艦SL-1000R原本只在日本國內銷售,中國是唯一的海外市場,為了極小批量的產品更改設計,成本可是難以估算啊。這個雙線圈、雙轉子型無芯直驅馬達為12極、18線圈結構,兩側帶有定子線圈,具有4.0kg/cm的高扭矩,可以驅動超重量級轉盤。通過將兩側的線圈布置成偏移60度,可以減少相互干擾并且增加定子板的剛度。馬達底座由10mm厚的鋅壓鑄件制成,提高馬達旋轉時的扭轉剛度。設計者另外在底座內安置兩個高剛性和高比重的不銹鋼結構,調整重心和馬達可能的位移,同時也大大減少了振動的發(fā)生。
把外置調速器與轉盤隔開,目的是抑制有害噪聲對轉盤的影響。配置的開關電源采用了獨特的技術,松下開發(fā)了“有害噪聲降低電路”提供噪聲最小的電源供給。另外,馬達的轉速控制采用了藍光機研發(fā)過程中獲得的控制技術,轉速檢測采用了光學編碼器,編碼器以鎳和銅包覆材料通過蝕刻產生高精度狹縫所制成,配合馬達的高轉矩有一套獨特的控制算法,抑制旋轉期間的所有振動。SL-1000R除了33 1/3轉和45轉,還支持SP唱片(78轉),精度為0.01 rpm。用家通過調速器能設置每級0.1%的調整,最大±16%,在OLED顯示屏內清楚顯示旋轉精度,這種精準度已經是史無前例。普通發(fā)燒友不會讓歌曲加快或是減慢速度8%-16%,這個設計是沿用廣播標準與DJ的需求。最后SL-1000R實現了低于0.015%的抖晃率,號稱是黑膠唱盤測量的極限,根本不受任何馬達旋轉不均勻、皮帶張力或震動的影響,(最關鍵的是,SL-1000R的電源控制部分,同時按下中間三個按鈕(+/-和reset),可以隨意調整其馬達的扭矩,一共有5檔可調,如果想聽大動態(tài)和腎上腺素飆升的音樂,請將扭矩調大,如果想聽靡靡之音或者柔美的小提琴之類的音樂,那么把扭矩可以調低,讓您在一個唱盤上聆聽所有類型的音樂。這些細微的調整,在中國大貿國行版的中文說明書中都有詳細的提及)歐美一些天價級的黑膠唱盤,看到這個參數該顫抖吧!
試聽時搭配了同樣來自日本的zonotone唱頭架與Air tight的PC-1MC唱頭,并搭配Air tight ATH-2A MC升壓牛和ATE-3011唱放
一個人抱起來相當吃力的SL-1000R唱盤,因為是硬盤,擺放時要注意水平。SL-1000R的水平調整很簡單,底座是四點接觸,轉動調整環(huán)就能獨立調整高低,調整水平其實并不困難。從靜止到每分鐘轉數33-1/3只需0.7秒,SL-1000R的超穩(wěn)定性快速工作真讓人感動,這才是直驅盤啊!試聽時搭配日本Zonotone唱頭蓋、日本的zonotone唱頭架與Air tight的PC-1MC唱頭,并搭配Air tight ATH-2A MC升壓牛和ATE-3011唱放。以全套德國MC 611前級+812后級,推動美之聲旗艦音箱105。
關于黑膠唱盤本身的聲音表現,很難用三言兩語去形容,只要VTA與針壓有一點調整,聲音都會明顯不同,更何況換了不同的唱頭,整體風貌甚至有180度轉變。所以我無法對SL-1000R的聲音描述太多,我們只能在有限時間中,盡可能找出心目中喜歡的聲音。黑膠唱盤千變萬化的調整空間,讓每一部產品都有表達發(fā)揮的余地,所以,黑膠唱盤會出現什么樣的聲音,不僅是唱盤本身的性能,還包括使用者的個人偏好。我只能說,接觸SL-1000R的過程,它不但能滿足聆聽各種黑膠唱片的樂趣,也再一次帶給我全新的體會與經驗。
打從接上電源開始,我就清楚意識到這個唱盤的準確度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甚至比預期的還要好,幾乎可以說它是有史以來最精準的直驅盤,聲音非常細致而平衡,瞬態(tài)的變化很靈敏,力度能量豐沛,樂器的尾音可以很完整的呈現。直驅盤音色之干凈是可以預期的,不存在任何的顆粒感,但也不會過度蒼白,不像老式直驅盤偏陽剛直率缺少溫婉柔美的感覺。與其它軟懸吊避震的唱盤相比,SL-1000R的音色的確白凈素雅,味道比較清淡通透,以明晰凝聚的線條,扎實有力的沖擊,起伏鮮明的動態(tài)取勝,濃郁的色調應該不是它的強項。但SL-1000R干凈有透視感的背景,寬大音場的描繪能力,細微音色變化的呈現,以及音符流動的鮮活感,卻又非常引人入勝。一些軟盤的表現,相較之下成了溫暖寬厚有余,透明動態(tài)不足。
多項改進讓SL-1000R實現了低于0.015%抖晃率的世界紀錄
不論音樂是多么龐大,從歡樂的《布蘭詩歌》到激烈的Pink Floyd搖滾,這部唱盤都能控制良好,條理分明,聚焦正確。尤其要稱贊的是SL-1000R噪訊非常低、非常安靜、穩(wěn)定感非常好,這些都有助于動態(tài)、細節(jié)的表達,而所呈現的舞臺規(guī)模感、樂器形體、低音權威性,再再令人佩服。SL-1000R搭配另一款Denon DL-A110唱頭可以說是標準的廣播級組合,音色鮮活明亮,小提琴帶著漂亮的光澤,樂團的強奏與弱奏對比清晰,定位層次明確,這種弦樂聽得再多也不會嫌棄。在緩慢的爵士樂節(jié)奏中,華麗的鋼琴聲、慵懶的爵士鼓、松軟有彈力的貝斯形成對比,SL-1000R有很好的音樂解析力,能讓你聽見鮮明的音符顆粒,感受音樂家演奏時的賣力神情。來一段國內歌手劉亮鷺的錄音,歌聲不僅純凈飽滿,而且嗓音細部的表情刻畫清晰,藏在歌聲背后則是動態(tài)異常厲害的各種樂器伴奏。搭配原廠S型唱臂,即使唱到黑膠最內圈也沒有可聞失真,清脆的鋼琴,與結棍的打擊樂器,外加溫暖松弛的歌音,音樂精彩得很!
嚴格來說,黑膠唱盤主要目的是為唱臂與唱頭提供良好的工作平臺,而影響音色最關鍵者,應該是唱頭,其次是唱臂,最后才是唱盤。好的唱盤要提供唱臂與唱頭穩(wěn)定的支撐,這部分 SL-1000R絕對沒問題,超重量級的底座,超精密的轉速控制,超穩(wěn)定的直驅轉盤,唱片播放時不會聽到任何因為抖動產生不自然的音樂失真。SL-1000R本身干凈素雅的個性,讓音樂播放時不會添加多余色彩,聽什么、像什么。嗯,聽什么、像什么,這是我對SL-1000R的至高評價!!
總代理:杭州音之源文化創(chuàng)意有限公司
定 價:¥199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