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可曉得,各大古典樂團到各大音樂廳演出,隨團音響總監(jiān)會針對各音樂廳的聲學特性,建議樂團各聲部如何站位,如何拉奏,才能獲得最佳樂團音響效果。同理,喇叭買回家,不可能是隨便擺一擺就能展現(xiàn)其真正音響實力,就能與空間聲學完全水乳交融,于是乎,「擺位」就成了玩賞音響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
近年來許多音響前輩先進紛紛開班授課,教導各自的喇叭擺位心得與方法。我寫這篇不是為了爭勝,而是純粹分享我個人如何看待喇叭擺位的基本原則與背后原理,僅提供各位樂迷參考。
空間聲學條件完全對稱時
在談擺位前,必須先觀察擺位空間的聲學條件是否為全對稱?所謂全對稱,除了與長寬高是否方正,還涉及一空間、六墻面的建材反射阻尼系數(shù) (Damping)是否對稱?如果各條件都對稱,此時,只要兩喇叭距離各自背墻、側(cè)墻等距,水平高度等高(許多玩家聽了一輩子都沒發(fā)現(xiàn)自家喇叭水平儀擺上去是歪的),兩喇叭高音與皇帝位的投射角(Toe-In Angle),兩喇叭間距離的中線必定是音場畫面聽覺的「甜區(qū)」。此時,擁有如此幸?臻g的樂迷要管的只有兩喇叭與后墻的距離要多近?還是多 遠?基本上,離背墻越近,中低音(80Hz~160Hz)、低音(40Hz~80Hz)量感越豐滿,反之則反。
為什么離背墻近,低音下盤會越豐滿?原因并非背墻的反射音越大,而是當聆聽距離越遠,單體就越能發(fā)出「完整振幅」且「波形相位一致」的頻率就越低。什么意思?音速 在常溫15度的情況下每秒可傳遞340m,若各位府上空間坐位與喇叭的距離為20m,完整振幅則可直探17Hz;若聆聽距離只有5m-相信多數(shù)人家中的 聆聽距離頂多就是5米,則單體的完整振幅頻率為68Hz。由上述公式可知,喇叭擺位越靠墻,距離座位越遠,單體直接音自然越能探底,下盤當然豐厚需多。
空間聲學條件并非完全對稱時
如果不是對稱空間-相信多數(shù)人家中的音響室都是非對稱空間,該當何解?請先將喇叭分成軸內(nèi)與軸外來處理。
首先處理軸內(nèi),也就是座位面對左右喇叭高音的這個三角形區(qū)域。
理想上,座位聆聽區(qū)與兩喇叭高音距離必須呈現(xiàn)等腰三角形,如此一來,高音傳遞至兩耳才會等速,等時與等壓?墒,以上理想是在完全對稱空間條件才會發(fā)生。
如果貴府空間屬非對稱,則需以「歪打正著」的非對稱方法去作擺位。此時,擺位的目標首先是讓左右聲道以「等效」方式傳遞到耳朵。至于有無「等時」,不對稱擺位肯定是非等時。非等時聽起來難道不會有時間差嗎?這涉及人類聽覺心理如何判斷混響時間和相位差,以及對這些誤差的容忍程度。
回歸正題,在首先處理好左右聲道軸內(nèi)直接音傳到左右耳必須「等效」的大前提下,請各位記得三大原則:
喇叭往聽者移動時,直接音所賦予雙耳的音壓級會越強,效率感越高,高音延伸會越高,低音延伸越越短,反之則反。
喇叭往聽者Toe In,除了高音延伸會越高,低音延伸越越短,還會聽到衰減更少,密度更高的有效帶寬,反之則反。
喇叭水平地(即保持同樣Toe In角度并與背墻等距)往聽者反方向外移(離側(cè)墻更近)時,兩喇叭軸內(nèi)聲壓交會區(qū)會越窄,結(jié)像會越小,音像密度與重量感會越柔化與軟化;但,越往外拉,在 「兩喇叭一定距離內(nèi)」,聲音會越寬松,空間感越越活生,越接近于現(xiàn)場聽感。但,物極必反,直到某個點后,甚至兩喇叭離側(cè)墻過近時,反射音會過大,造成整體音場蒙混不清,直接音被吞沒。
最后,由衷建議各位,擺位調(diào)音時,一次只調(diào)一支喇叭,一次只作一個動作如向前或向右,切莫同時調(diào)兩支。此外,擺位調(diào)音需要花很長時間與耐心,不要著急,若感覺該擺位設定不錯,記得趕緊標示,聽個兩三后在決定是否要換。
音響路上,我們都是永遠的學生,共勉之。